玄武巖是一種基性噴出巖[1],其化學成分與輝長巖相似,SiO2含量變化于45%~52%之間,K2O+Na2O含量較侵入巖略高,CaO、Fe2O3+FeO、MgO含量較侵入巖略低。礦物成份主要由基性長石和輝石組成,次要礦物有橄欖石,角閃石及黑云母等,巖石均為暗色,一般為黑色,有時呈灰綠以及暗紫色等。呈斑狀結構。氣孔構造和杏仁構造普遍。玄武巖是地球洋殼和月球月海的最主要組成物質,也是地球陸殼和月球月陸的重要組成物質。1546年,G.阿格里科拉首次在地質文獻中,用basalt這個詞描述德國薩克森的黑色巖石。漢語玄武巖一詞,引自日文。日本在兵庫縣玄武洞發(fā)現(xiàn)黑色橄欖玄武巖,故得名。
玄武巖體積密度為2.8~3.3g/cm3,致密者壓縮強度很大,可高達300MPa,有時更高,存在玻璃質及氣孔時則強度有所降低。玄武巖耐久性甚高,節(jié)理多,且節(jié)理面多成六邊形。且具脆性,因而不易采得大塊石料,由于氣孔和杏仁構造常見,雖玄武巖地表上分布廣泛,但可作飾面石材不多。
主要成份 玄武巖的主要成份是二氧化硅、三氧化二鋁、氧化鐵、氧化鈣、氧化鎂(還有少量的氧化鉀、氧化鈉),其中二氧化硅含量最多,約占百分之四十五至五十左右
玄武巖的顏色,常見的多為黑色、黑褐或暗綠色。因其質地致密,它的比重比一般花崗巖、石灰?guī)r、沙巖、頁巖都重。但也有的玄武巖由于氣孔特別多,重量便減輕,甚至在水中可以浮起來。因此,把這種多孔體輕的玄武巖,叫做"浮石"。